基尔运河是德国北部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水道。又称北海一波罗的海运河。
基尔运河从易北河口的布龙斯比特尔科克到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横贯日德兰半岛,全长98,6km,水面宽111m,航道深约13.7m,有船闸6座,可容吃水9m、宽40m的海轮日夜通航。
1887年6月3日动工,1895年6月22日建成通航,横贯日德兰半岛,使波罗的海到北海的航程缩短756km,成为两者之间最安全、最便捷的航道。
基尔运河也是整个欧洲航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起了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同西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众多国家。
基尔运河原来供军用。I907-1914年加宽,以容纳大型军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运河属德国政府所有,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使运河国际化,但由德国管理。
希特勒于1936年推翻上述条款,关闭运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重新实现自由通航。现年通过舰船约65000多艘。
基尔运河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称世界三大运河。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