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的菖蒲河公园,紧邻东长安街,是一座小而精的城市公园。公园因菖蒲河而名,景观沿菖蒲河两岸而建,景色优美,而且很有历史渊源。
菖蒲河是紫禁城外金水河的东段(清代称长安左门以东的一段外金水河为菖蒲河),是皇城水系组成部分,因为当年长满了一种叫菖蒲的植物,由此得名。
清朝灭亡后,此处逐渐荒废,成了街道,直至2002年开始了菖蒲河公园的河道复建工程,在原河道位置开挖,与天安门外金水河连通,建成了现在的菖蒲河公园。
这里还有关于明朝皇帝朱棣的传说!
据说明朝初年,每年七月初七永乐皇帝朱棣都会在菖蒲河上放河灯,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的是给牛郎织女指路。
相传朱棣定都北京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自比玉皇大帝,把皇宫比做天宫,把皇宫之外的金水河当成了天河。当时金水河上游下游各有一座木桥,隔河相望,人称牛郎织女桥。而菖蒲河上这座就叫牛郎桥。每逢七月初七,朱棣就兴致盎然地带着妃子宫女在菖蒲河上放河灯,说是给牛郎织女引路,看来这当皇帝的也有保媒拉纤儿的瘾。
还有一个传说,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桥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皇帝朱棣的原创。话说当年修外金水河的时候,上下游确实各有一座桥。因为中间的天安门广场是禁止穿行的,所以要想从上游走到下游,那可就费了大劲儿了,您得绕一大圈才能过去呢。正是因此,老百姓才把这两座桥称为牛郎织女桥,遥遥相望却天各一方,可见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天安门一带的交通有多不便利。
这两种传说,都已不可考,但是都和牛郎织女有关,都和爱情有关!
好巧不巧,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这传说的影响,自从菖蒲河公园建成后,这里逐渐自发地成了北京有名的相亲公园,而且有明确的服务范围,那就是专门为中老年人服务,据说很多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朱棣的功劳!
你要是走到天安门附近,不妨进去看看,除了欣赏一下美景之外,也可以看一看相亲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