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几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的58名党员)

时间:2024-11-10 08:11:34   阅读:100
内容摘要:“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后,在国内本土以及国外,相继建立了8个共产主义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数量的党员。截止到一九二一年七月,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共有58名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显示:上海14人、北京16人、长沙6人、武汉8人、济南3人、广州4人、旅法5人、旅日2人。这58名最早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后,在国内本土以及国外,相继建立了8个共产主义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数量的党员。截止到一九二一年七月,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共有58名党员。

根据《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显示:上海14人、北京16人、长沙6人、武汉8人、济南3人、广州4人、旅法5人、旅日2人。

这58名最早的党员,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石,是他们开创了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在中国的航程。

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奠基人,党的早期重要领袖

陈独秀

一九二O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同年三月,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来华,考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实况和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通过与李大钊、陈独秀的联系,经讨论取得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一致意见。

金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积极开展了建党活动。

一九二O年五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在上海组织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六月,陈独秀在自己寓所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党组织。七月,金斯基召开会议,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八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

在党的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李汉俊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李汉俊

早在一九一九年九月,李汉俊就萌发了在中国建党的思想。一九二O年四月,维金斯基奉列宁之命到上海与陈独秀会晤,讨论组建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汉俊受邀参加。八月,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他先后帮助建立武汉、长沙、济南等共产主义小组。

李汉俊是党的一大会议,重要组织者。党的一大召开前夕,是李汉俊一一秘密通知各共产主义小组来开会。又一一从《星期评论》刊物中拿出费用,寄给代表做路费。党的一大开会场所,就在其胞兄李书诚家中。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因掩护共产党员壮烈牺牲。


3、李 达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李达

他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组织领导了学生运动。他参与发起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他创办了《共产党》月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

李达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负责发起、组织和筹备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在党的一大上,李达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宣传主任。


4、陈望道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陈望道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九二O年二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

同年夏天,到达上海,与陈独秀、李达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八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5、沈玄庐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一九一九年五月,参与浙江一师的学生运动,创办《星期评论》,任主编。

沈玄庐

一九二O年一月,《星期评论》介绍社会主义俄国革命。四月,参加上海船务工会成立大会。接触了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陈独秀李汉俊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七月十日,回到家乡衙前从事农民运动。八月,参与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创办《共产党》和《劳动界》周刊,为其撰稿。


6、邵力子

邵力子于一九一六年一月创办了《民国日报》,五四运动后他在《民国日报》开办的《觉悟》副刊,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

邵力子

一九二O年五月,参加陈望道、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八月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一九二一年上半年,参与筹备中共一大。

一九二六年八月,因工作需要,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7、袁振英

一九二O年,应陈独秀邀请,袁振英担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主编,翻译并发表过许多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同年,他参与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他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8个发起人之一。

袁振英与家人

一九二O年下半年在广州,袁振英参与创建广州党小组。

一九二一年八月前往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深造,从此以后不再与党组织联系。


8、林伯渠

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林伯渠结识了李大钊,后来在他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此后一直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

林伯渠

一九二O年经李大钊、陈独秀的介绍,林伯渠加入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党初期,林伯渠参与了《共产党宣言》和共产国际大会会议文件的讨论。一九二一年,林伯渠仍在孙中山身边工作,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建立。

新中国成立,曾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9、沈雁冰

沈雁冰是新文化运动的热情拥护者和参加者,五四运动后,他的思想则逐渐转向追觅救国救民真理的轨道。

沈雁冰

一九二O年初,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沈雁冰是该会的负责人之一。同年八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担任机关刊物《新青年》主要撰稿人。十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马上投入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而作的准备工作中。


10、沈泽民

一九二O年,入东京帝国大学半工半读时,他就刻苦自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回国次年,在其兄弟沈雁冰介绍下,沈泽民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沈泽民

之后,沈泽民听从党组织安排,经恽代英、蒋光慈的介绍,到安徽芜湖五中任算学教员,秘密任务是组织和发展安徽革命力量。

一九三一年,任鄂豫皖省委书记,参与鄂豫皖苏区领导工作。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病逝。


11、杨明斋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引路人

一九O八年,杨明斋到西伯利亚矿区工作,并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杨明斋

五四运动之后,共产国际决定向中国派出工作组。一九二O年初,杨明斋作为工作组成员,与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一起来到中国,担任翻译、参谋和向导。

杨明斋先安排维金斯基与李大钊单独见面,商讨建党事宜。然后,他们带着李大钊的信到上海与陈独秀等人接触。

同年八月,杨明斋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2、俞秀松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重要发起人

俞秀松

一九二O年三月,俞秀松由李大钊推荐,到上海《星期评论》社工作。八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华时,曾任助手,同月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一年三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俞秀松为首任书记。


13、李启汉

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李启汉

一九二O年八月,李启汉参与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接着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的机关即设在李启汉居住的渔阳里六号。李启汉是最早的团员之一。

之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兼干事局长。

一九二七年四月,在广州就义。


14、李震瀛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

李震瀛

一九二一年夏,李震瀛奉李大钊之命到上海负责编辑中国的共产党组织创办的首个刊物《劳动界》,同时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随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负责人,在铁路开展工人运动。


二、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5、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领路人,党的早期重要领袖

李大钊

从介绍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到创建一个又一个的先进马克思主义组织,再到中共一大的筹备,李大钊都起到了先锋者与领路人的作用。

一九二O年十月,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且由李大钊担任负责人。

之后,李大钊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四月,英勇就义。


16、张国焘

中共一大代表

在李大钊、陈独秀相约建党的过程中,张国焘成了他们之间重要的联系人。

张国焘

一九二O年十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宣告成立,当时成员仅有3人,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

党的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组织主任。一九三八年四月,变节。


17、邓中夏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

邓中夏

邓中夏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而且是冲进赵家楼点火和痛打卖国贼的十几名学生之一。随后,他又前往长沙,联络已返湘的毛泽东,建立湖南学生联合会。

一九二O年十月,协助李大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成为党的创建者之一。建党后,他投身工人运动,在北京长辛店、上海和广东省港罢工中威名远扬。


18、高君宇

一九二O年三月,他参加了由李大钊指导、由19名学生秘密组成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高君宇

十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是首批成员之一,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人。


19、何孟雄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

何孟雄

一九二O年秋,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并于十一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时,何孟雄和邓中夏等人先是成为首批团员,随后又加入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20、罗章龙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之一

罗章龙

五四运动当天,义愤填膺的罗章龙和其他五位同学,痛打了躲在宅内的章宗祥(曹汝霖不在家),放火烧掉了赵家楼。

一九二O年十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不久,罗章龙加入党小组。十一月底举行会议,李大钊任书记,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


21、刘仁静

中共一大代表

刘仁静

一九二O年三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刘仁静负责基础工作。

同年十月,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在北大红楼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因对马克思主义较有研究,经张国焘介绍,刘仁静加入党组织。


22、范鸿劼

一九二O年三月,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任图书室经理。同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不久转入英文系就读。

范鸿劼

同年十月北京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时,是小组最早成员之一。十一月,出席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会议。

一九二七年四月,牺牲。


23、缪伯英

何孟雄夫人

缪伯英

一九二O年三月,加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女战士。

同年十月,参与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十一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第一位女党员。

一九二九年十月在上海病逝。


24、张太雷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要创建人之一

张太雷

一九一九年投身五四运动。一九二O年十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


25、李梅羹

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马克思主义文献翻译家

李梅羹

他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他曾于一九二O年春翻译过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他还翻译过德文本《资本论》,二书均油印发行过,故他也是中国较早翻译《共产党宣言》者。


26、朱务善

朱务善,一九二O年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朱务善


一九二一 年上半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的入党介绍人是李大钊和邓中夏。


27、宋 介

《曙光》杂志创刊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共出版9期。《曙光》的创办者是一些山东籍旅京学子,宋介为主编,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九二一年初,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三一年,变节。

28、江 浩

江浩曾为同盟会会员。后为北洋政府的国会议员。曾任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监察委员。一九二一年初,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大革命时期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一九三O年回国途中病逝于海参崴。

29、吴雨铭

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毕业后入读北京大学法学院,后从事京汉铁路罢工组织活动。

一九二一年初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九二七年,任中共汉口市委书记。

一九三一年变节。

30、陈德荣

一九二一年上半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三、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31、毛泽东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卓越领袖

毛泽东

一九一九年四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之后,毛泽东创办了新民学会、俄罗斯研究会和《湘江评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九二O年底,毛泽东领导创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和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一年夏,中共一大召开,毛泽东作为长沙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并负责记录工作。会后,毛泽东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建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到极大作用。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32、何叔衡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何叔衡

在长沙求学期间,何叔衡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革命青年,并逐渐转变成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与毛泽东等人发起成立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并主办湘江评论,领导湖南地区的五四运动。

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并参加了党的一大。

一九三五年二月牺牲。


33、彭 璜

五四运动期间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湖南俄罗斯研究会会计干事,并加入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彭璜因筹备赴法勤工俭学而患精神失常症,不久后失踪。


34、贺民范

一九二O年八月,贺民范与毛泽东、彭璜、姜济寰、何叔衡等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

贺民范以湖南俄罗斯研究会的名义先后分三批介绍任弼时、肖劲光、刘少奇、罗亦农等人去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之后,加入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35、易礼容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秋收起义领导人之一

易礼容

一九二O年加入新民学会,同时任湖南自修大学事务主任。他与毛泽东、何叔衡共同创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七年九月,参与领导秋收起义。


36、陈子博

一九二一年初,加入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党的一大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副主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执行委员。

一九二四年一月牺牲。

陈子博


四、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37、董必武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董必武

一九一九年八月,董必武由上海返回武汉,开始了全新的革命事业。

一九二O年八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同月,李汉俊致函董必武,希望他在武汉组织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陈独秀也高度关注武汉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他在同月委派湖北鄂州人刘伯垂来到武汉,协助董必武筹建党的组织。

同年十月,在董必武、张国恩的寓所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38、陈潭秋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陈潭秋

五四运动中,他是武汉学生游行的带头人,并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

一九二O年十月,董必武在武昌抚院街寓所里秘密召集陈潭秋等人,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一年七月,陈潭秋同董必武一起去上海参加了党的一大。

一九四三年九月牺牲。


39、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包惠僧

一九二O年十月,由刘伯垂召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郑凯卿等人,在武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大家推举包惠僧为书记,陈潭秋负责组织工作。

因陈独秀在时间上有冲突,便指派包惠僧作为自己的私人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会议。


40、刘伯垂

一九二O年夏秋之交,受陈独秀派遣,回武汉筹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刘伯垂

刘伯垂回汉后,先后发展了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共同商讨建立党组织问题,成为武汉小组的重要发起人之一。

十月,刘伯垂、董必武等人,在武昌抚院街97号董必武、张国恩寓所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会议由刘伯垂主持。

一九三六年秋,病逝。


41、张国恩

五四运动后,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董必武、张国恩与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42、赵子健

赵子健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并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先进知识分子,参与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43、郑凯卿

郑凯卿是董必武发展的一名工人党员,参与发起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44、赵子俊

一九二一年春,赵子俊以失业工人的身份,由郑凯卿介绍加入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一名中共早期工人党员。

一九二六年九月,在北伐战争中牺牲。


五、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45、王尽美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王尽美

一九二一年初,经北京、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帮助,王尽美发起组织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五年八月,病逝。


46、邓恩铭

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邓恩铭

一九二一年初,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七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组织,赴上海参加了党的一大会议,他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水族)。

一九三一年四月牺牲。


47、王翔千

在王尽美的介绍下,他加入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王翔千



六、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48、谭平山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谭平山

谭平山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为帮助孙中山改造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主席。


49、陈公博

中共一大代表

一九二O年大学毕业后,由于陈独秀受聘到广州工作。次年,陈公博与陈独秀、谭平山发起成立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他参加了党的一大会议。

一九二二年六月,变节。


50、谭植棠

谭植棠领导了五四时期广州的学生运动。

谭植棠

一九二一年三月,谭植棠参与发起成立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51、李 季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早期成员,建国后曾任国家出版总署特约翻译。


七、旅法共产主义小组

52、赵世炎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世炎

一九二O年五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探求救国的真理。一九二一年二月,他带着陈独秀的信,在巴黎找到张申府,与周恩来、刘清扬、陈公培等商议组织了旅欧共产主义小组。

一九二二年六月,与周恩来等人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任中央执委书记,周恩来任宣传委员,李维汉任组织委员。同年秋,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


53、张申府

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领路人之一

张申府

在筹备党的过程中,陈独秀在上海写信给张申府,征求党的名称意见,张申府主张使用“中国共产党”名称,从此这一称号正式形成。

一九二O年十一月,张申府赴欧洲勤工俭学。在此期间介绍周恩来入党,并与赵世炎、周恩来在巴黎一起创建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


54、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人

周恩来

周恩来是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地区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发动者,并创建了觉悟社。

周恩来是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的早期组织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之后,周恩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和力量源泉。


55、刘清扬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躯者之一

刘清扬

她是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女学生运动的卓越领袖。一九二一年三月间,经张申府介绍,在巴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

回国之后,参与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56、陈公培

陈公培是旅法共产党早期党组织成员,曾任北伐军第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参事。

陈公培


八、旅日共产主义小组

57、施存统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施存统

一九二O年三月底,施存统来到上海,通过《星期评论》主编戴季陶认识了陈独秀。随后,施存统到日本东京后,与在日本读书的周佛海取得联系,建立了旅日共产主义小组。

党的一大召开前,上海共产党组织的成员李达、李汉俊来函,要求旅日共产党组织派代表参加中共一大。当时旅日共产党组织只有施存统和周佛海两个人,施存统是负责人,出席一大在情理之中,但他考虑到周佛海已多年没有回国,便放弃了这次机会。


58、周佛海

中共一大代表

一九二四年,变节。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被判死刑。

本文标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热芒百科 琼ICP备2024039449号-29